焚书坑儒

焚书坑儒
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記載:「及至秦之季世,焚詩書、坑術士」。

在焚书之后的第二年,即公元前212年,兩名为始皇煉製长生不老之药的術士侯生、盧生煉藥未果,據說後來更散佈許多對始皇不利、甚至誹謗的言論。始皇大怒,下令逮捕嚴辦[3]。涉案者在審理時則向外指控誹謗始皇言論的來源,前后指控出四百六十餘人;秦始皇在盛怒中下令,將涉案者四百六十餘名坑杀在咸阳。
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记载,扶蘇向始皇進諫「诸生皆诵法孔子,今上皆重法绳之,臣恐天下不安」;秦始皇怒,让扶蘇去北方上郡(蒙恬駐軍所在)擔任監軍。[4]

“坑儒”一词出处是西汉孔安国(孔子十二世孙)《〈尚书〉序》(這篇序有人懷疑是魏晉時期儒生鄭沖伪造。)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在此之前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的说法是“及至秦之季世,焚诗书,坑术士,六艺从此缺焉”。

「坑儒」史实争议

编辑

有部分學者[谁?]依《儒林列傳》記載「及至秦之季世,焚詩書、坑術士」,认为遭坑杀者的確不是儒生、而是當時涉案的術士。有評論認為當時之術士與儒生相等,也有指當时儒生多兼任術士的說法。支持“坑儒”提法的学者认为由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的始皇长子扶苏的话“诸生皆诵法孔子,今上皆重法绳之”可知,秦始皇所坑掉的“诸生”中,固然有一部分术士,但大多数是“诵法孔子”的儒生。[5]而反对“坑儒”提法的学者认为这是扶苏求情之话,无法用来证明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,他们认为“焚书坑儒”并未废除儒学,儒家学说在焚书之后仍然存在。

德国汉学者聂凝(Ulrich Neininger)认为在焚书次年,秦始皇未曾集中杀害一批士人,所谓坑儒纯系传说,并非史实。[6]美国汉学家卜德(Derk Bodde)撰写的《剑桥中国秦汉史》第一章〈秦国和秦帝国〉也认为坑儒一事为虚构,有可能是司马迁死后,后人篡改《史记》增添的情节。[7]就实大学历史学者李开元认为坑儒是三重伪造的历史,东汉儒家经师将虚构的坑儒与真实的焚书巧妙结合,形成焚书坑儒之说。[8]但南开大学历史学者代国玺则反驳李说,认为《史记》有关坑儒一事的记载是可靠的,而东汉儒生对坑儒一事的解读虽然严重偏离了历史事实的认识,但并非故意伪造的谎言。[9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