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弦子书被称为“民间艺术,”也是民间的流传文化产业,农民劳作之余,以乡土之音以琴伴弦,唱起动听的小段,被流传开来,称为“平谷调”。演唱中由自弹、自唱、自伴奏,在农村仍然有弦子书后传人,这人就是蒋沟村肢体残疾人周长才,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本县、镇一带进行演唱。乡亲们没有想到,继承这门民间艺术的竟是一名残疾人,如今,大家对他的认可已刻在心里,孔村镇“弦子书的流传人,只有周大哥一个人了”。
拜师学艺成为民间艺人
残疾人周大哥因家庭贫困早早退学,在家帮助母亲喂猪,慈爱的母亲看着年幼的儿子在家做家务活,心里酸酸的。有一次父母发现儿子爱唱,爱模仿的动作,心中自然就产生了一种幻想,于是下定决心把儿子输送到郭柳沟村朱士年大叔家拜师学艺,从此,自幼的周大哥爱上了这乡村流传的弦子书及鼓曲,用他的话来说,家里好点儿了,就不会让父母受苦,受累,于是专心致志的跟师傅学习各种民间小调,他喜欢操琴说唱,年复一年就成了朱师傅的新弟子,并且其还是民间弦子书第20代传人呢﹗
随着本人的技能提高,最终成了一名优秀的说书人。每逢庆祝演唱会时父子二人一起伴奏演唱,在开场之前,他总是先说上几句韵文叫“开场白”,随后唱个短的小段垫场,小段的内容大都是幽默的,这些小段通俗,逗笑易记,更受观众的欢迎。
其从小就有一腔好嗓子,不仅多次陪同师傅进村演唱,还经常到其他地区参加演唱活动,山里人们高兴的说:“俺村里出了 “灵芝草啦”,拜师学艺成名的民间艺人周大哥赢得极大的好名声.
民间艺人走进工厂,职工们笑盈盈
为了改善生活贫困,他向师傅讲述原因,便进入龙山工厂上班来填补家庭收入,但是学到的手艺依然常练习,提高个人的演唱水平。在工厂里还经常唱起“民间弦子书”受到领导和职工的夸耀,从而也给职工们带来生活快乐。工作枯燥而劳累时,他总是唱上一曲,同事们也放松放松心情,民间艺人走进了工厂,职工们笑盈盈。
迈向成功之路名气传千里
周长才积极参加各种演出比赛,在市、县地区等参加演出,同时还多次获得过奖励金及荣誉证书,成绩优异,每次活动结束后便赢得评委的好评,这与他坚强创作、刻苦学习、挑战自我密不可分。他的演唱优雅,深受观众们的欢迎。在入户中其严诉的对我们一专两员说:“追求民间艺术梦,就要脚踏实地、耐住寂寞、能够吃苦,这样才能掌握要领,我做的还不够,唯有继续努力”周大哥说道。
近年来,孔村镇政府着力打造民间文化产业,民俗文化,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,文化产业发展也有了良好的开局,使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残疾人成艺人,祝愿大哥走出大山,走向“世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