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济南绿洲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,丁连泉一直以来热心服务于残疾人事业。他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,却用生命去热爱残疾人工作;没有孤芳自赏的清高,只是脚踏实地地做着他的工作。他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,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著地演绎着他那平凡而精彩的人生。 创办学校和基地服务残疾人 作为一个老兵,丁连泉1982年回到平阴,退休后利用自己在部队上学得的汽车维修技能办起了汽修厂。他的残疾侄子在汽修厂做了两年的学徒后也回家开起了车辆维修部。侄子生活状况的改变深深触动了生性善良的老丁,经过反复探索、思考后,他决定转让汽修厂,开办残疾人技术培训学校,免费给残疾人传授一些生存的技能和从业技术。2002年,他创办济南绿洲职业技术学校,先后开设了数控车床、电气焊、汽车维修、电器维修、机动车驾驶等常年班和短期班。2005年,他创办了残疾人培训基地,免费培训残疾人,并免费为残疾人寻找适合的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。几年来,共计培训残疾人2000多人,其中集中就业870人,分散就业680人,扶持自我创业500余人。 倾情奉献残疾人培训基地建设 为了残疾人培训基地的建设,丁连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没有教室,他就租用原来平阴镇党校的闲置房屋;没有实习场地,他就自掏腰包5万元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实习厂房;没有实习设备,他又花光了积蓄购买了车床、钻床、铣床、电焊机、气焊机等。同时,还积极寻求外援,先后争取来微机、缝纫机、按摩床等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历经几年的努力,他的爱心基地已颇具规模,累计免费培训残疾人713人,就业530余人,被济南市残联命名为“我的兄弟姐妹创业培训示范基地”。 为了便于掌握残疾人的信息,他不仅在各个乡镇和城区办事处聘请了残疾人联络员,还在基地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和就业信息动态数据库,按照搜集到的信息,及时周到地进行跟踪服务,为残疾人做好就业的娘家人。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助残爱心活动,他创办了“平阴县助残爱心协会”,为8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了衣服、鸡、鱼、肉、面、食油。 丁连泉不仅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,对残疾人的其他事情也是有求必应。多年的坚守与执著,丁连泉在平凡的岗位上,以朴实的言行,对工作的满腔热忱,为残疾人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所有,为广大残疾人带来更多阳光般的温暖和希望。 |